top of page

  近年來,台灣深受停電問題困擾,新聞時不時報導何處又跳電,引發眾人爭議。電對民眾來說,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目前台灣發電方式有火力、核能、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中以前兩者為主,然而這三種方法帶來的機會成本卻帶來紛爭。

untitled-5c-20i_34955143 (4).png

106 年台電系統發電量為2,310.8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4.4%,燃煤39.2%、燃油4.8%、燃氣38.6%、汽電共生1.8% (不含垃圾及沼氣)

再生能源占比為4.9% (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4%,核能為9.3%。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63ywyw.png
yiy.png

84.4%
4.9%
9.3%

VS

VS

utjdh.png
原料
獲取
成本
費用
建廠
難度
運輸
儲存

B

A

危險
系數
生産
能量
産生
汙染
效能
轉換
可再
生性
技術
發展

​C

B

C

A

C

A

B

B

程度由難/高(A)到易/低(C):A>B>C

C

A

B

A

C

B

A

C

A

C

B

C

A

B

C

B

A

A

B

C

最均衡

最突出

資料來源:

1.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2/xdes613/power-2.htm
2.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494&nid=9647
3.http://www.solar2money.com/index/solarpower_good_bad/fossil_fuel_power.html
4.https://kts1d5.wordpress.com/核能優點和缺點/
5.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可再生能源

​  現任總統蔡英文提出〝非核家園〞,希望台灣可以朝全面廢除核能的目標邁進,但是假設將核一、核二、核三、核四廠皆除役的話,對於電價將會產生甚麼影響呢?

年發電量:

400億度電

核一

核二

​核三

成本:​0.69元

年發電量:

193億度電

核四

成本:2元

​多出的成本

用天然氣取代

天然氣

成本:5.7元

​(5.7-0.69)×400億度電=2,004億元

​(5.7-2)×400億度電=714億元

​多出的單位成本

(2,004億元+714億元)/年用電需求量2,000億度電=1.36/每度

翻譯年糕 : 每度電增加1.36元

​資料來源:今周刊

  目前台灣是全球電價第三低的國家,2018核電比占約9%左右,而德國的核電廠全部除役,電價約15元(新台幣),法國則是用核高達70%的國家,電價約莫5元(新台幣)。

以下將兩者做概述與比較。

timg-5.jpeg

德國

核電佔比:

德國核電佔能源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00年的29.5%一直降到2013年的15.4%(2010年佔比22.4%)。

untitled-5c-20i_34955143 (5).png
untitled-5c-20i_34955143 (6).png
untitled-5c-20i_34955143 (8).png

德國的商用核電廠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運轉,1990年代末是高峰時期,德國31%產量依賴核能。

​可再生能源佔最大宗

綜合來看,2018年上半年德國發電結構中化石能源比例佔52.4%,比2017年同期(57.1%)降低4.7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比例為36.3%,比2017年同期(32.5%)增長3.8個百分點,核電比例也略有增長。

如果把可再生能源整體計算,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已經超過煤電成為德國最大的電源。

​德國民眾需補貼再生能源電力

由於市場運作方式的原因,煤炭價格處於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將推動電價六年來的首次走高。

據悉,民眾為屋頂上的太陽能板、海上風力發電場、電網以及巨型電池已經支付了6500億歐元(7700億美元)的補貼。

 

本末倒置? 用進口核電代替自給核電

德國棄核的同時,仍然無法達成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並且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德國《明鏡》週刊2011年9月報導,決定棄核後,德國很快從電力出口國變為電力進口國,而進口的依然是核電,來自法國和捷克。

那一年,捷克的核電站每天向德國輸送多達1200兆瓦時的電力。 

 2018上半年德國各發電方式占總發電量比例 

曾發生過的事故:

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事故。

廢核後的發展:

根據德國ISE研究所的最新數據,2018年上半年德國發電總量為113TWh(113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再創新高。

timg-4.jpeg

法國

核電佔比:

法國境內有200座核電站,核能佔比達到78%以上。目前運行的58 台核電機組,裝機容量63.2GWe,佔全法總裝機容量129GWe 的一半,為法國提供75% 的清潔電力,核電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曾發生過的事故:

2·9法國核電站爆炸事故是指2017年2月9日,法國電力集團設在法國西北部的弗拉芒維爾核電站發生的爆炸,爆炸由機房火災引發,事故中無人受傷。

大量使用的狀況:

作為全球核電大國,核電在法國的能源結構中佔比超過70%,位居全球第一。

降低核能比率

近年來,為了優化能源結構,同時呼應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的訴求,法國開始逐步減少對核電的依賴。

2015年,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頒布了《綠色增長能源轉型法案》,提出到2025年將核電佔法國能源結構的比重從目前的超70%降至50%,同時,擴大可再生能源佔比,到2020年提升至23%,到2030年至32%。

 

推動可再生能源政策

法國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致力於大中型可再生能源設備研發製造的企業提供補貼,助力其研發和產品推廣;同時對安裝或購置可再生能源新設備的用戶提供優惠貸款等。

 

另外,針對具體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法國政府也給出對應優惠政策。例如:支持風電行業發展,法國政府建立了有效的風電價格和稅收政策,根據風能資源狀況、風機容量、利率和收益水平等因素制定風電收回價格,實施固定電價同上網電價補貼相結合的政策,以保證風電項目承建商的投資收益,並提高相關風電設備生產商的盈利能力。

可再生能源供電漸增  核電仍為大宗

官方數據顯示,法國2018第二季度電力消費約三成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創1973年以來歷史記錄。

法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和法國數個電網運營商31日發佈聯合新聞公報說,法國今年第二季度電力消費的31%來自可再生能源,高於第一季度的23%,創1973年以來歷史記錄,自1960年以來可再生能源首次在法國的電力結構中達到類似比例。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法國電力消費中,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量的佔比為10%,高於去年同期的7%,其餘21%來自水力發電。

從能源結構來看,核能長期是法國最主要的能源來源,核電發電量在該國總發電量的佔比一度超過70%。

出於對核電站老化、安全問題、運營維護等方面的考量,法國政府計劃逐步將核能發電比例減少至50%並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

untitled-5c-20i_34955143 (9).png

法國是全球最依賴核能的國家,截至2017年共有58座核反應堆,全國約72%的電力依賴核能。

  台灣爭執不下核能的去留,在2018年清華大學原子研究所所長李敏教授發起以核養綠的公投案,獲得許多人響應參與,希望透過投票讓民眾決定是否廢除核能。

以核養綠發起人 李敏教授

​以核養綠的宗旨為以下兩項:

一、以核養綠「不是擁核」,其目的還是「非核」,依據理性、科技發展、人民需求、國家財政、規畫核能取代的漸進程序;而非訴諸感性、以愛發電、人為直覺式的指定2025廢核。

二、以核養綠「連署更不是擁核」,而是讓人民表達指定日廢核或漸進式非核的權力,確認全民的選擇。

​  相對於以核養綠的支持者,有不少社會團體反核,他們對於運用核能抱有一定懷疑的態度,並且質疑產生的核廢料該如何處理。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致力於宣導友善環境之理念,同時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劉志堅會長也積極倡導乾淨能源的重要性。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劉世堅會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宗旨:

​草根

What does the word mean?

草.png

一、環境權為基本人權,不得交易或放棄;人民為維護自身之生存環境,得以反對危害環境之法令或政策,並有權決定及監督社區內之建設發展。

ABOUT
知識

二、人類乃依附自然環境而生存;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依乃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應遵循的原則,也是人類生存的保證。

​行動

What does the word mean?

行動.png

三、環境保護乃全體人類之責任,並無國界、種族、宗教及黨派之分。凡關心環境之個人或團體,均應積極主動為共同的目標團結奮鬥。

  國際上曾發生三起核能事故 : 車諾比事件、三哩島事件、福島事件,皆造成重大傷害,影響當地甚遠。

​針對於核能是否潛藏著危險性,

環盟會長劉世堅提出質疑。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劉世堅會長

然而對於核能所造成的威脅,

​清大原子研究所所長李敏則是提出不同的見解。

以核養綠發起人 李敏教授

​對於輻射外洩汙染環境、危害人體,有幾項方法可以將傷害降至最低,但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演練,並且可以當機立斷的捨棄核電廠。

以核養綠發起人 李敏教授

bottom of page